![](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5-min.png)
脱贫攻坚,古浪摘帽了!
2月28日,省政府下发《关于批准古浪县等31个县区退出贫困县的通知》,全省31个县区达到贫困县脱贫摘帽标准,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我市古浪县、天祝县在列。至此,我市三县一区全部脱贫摘帽。
2014至2019年,古浪县累计减贫14.2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07%,全县实现整体脱贫摘帽目标。消息传来,古浪县30多万名干部群众欢欣鼓舞。与贫困世代抗争,同苦累千年不离,如今赶上了好时代,他们沐浴党的光耀,见证了这个历史性时刻。
古浪县是国家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甘肃58个贫困县之一,也是甘肃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辖4乡15镇1个街道、251个村(居)委会、常住人口38.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28万人。2013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3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2万户14.23万人,贫困发生率39.8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4个百分点。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先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熬过了一辈又一辈;破冰之举,非一力所成,党中央、省市县同心协力同向发力,用心血和汗水,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攻克了一个个的难关、补齐了一个个的短板、抒写了一篇篇脱贫攻坚的精品力作,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
脱贫摘帽的背后,是来自各级领导干部的忘我付出。强化“党建引领”,点燃脱贫攻坚的红色引擎;实施政策保障,激活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加大金融支持,破解脱贫资金瓶颈制约;建立防贫返贫机制,打造脱贫奔小康的永续动能……
脱贫摘帽的背后,是各级扶贫干部的无私奉献。他们以敢死拼命的精神、决战决胜的信心,“沉”在基层一线,全面准确掌握贫困人口规模分布、居住条件、就业渠道、收入来源、致贫原因,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强弱项,逐个解决难心事。他们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使贫苦群众甩掉了“等靠要”思想,实现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脱贫摘帽的背后,是一项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古浪县加快产业培育工程,坚持脱贫抓产业,产业抓覆盖,覆盖抓达标,达标抓效果,大力发展“牛、羊、鸡(鸽)、日光温室精细果蔬、枸杞、高原绿色蔬菜、特色制种、食用菌、中药材、花海经济+”等十大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三变”改革,以产业纽带拉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保障和饮水安全等政策,聚焦最贫困群体,多措并举,加大投入,充分发挥了社会保障兜底作用,让贫困人口真正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已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实现整体脱贫摘帽,并不意味大功告成、高枕无忧,必须充分认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仍很艰巨,决不能有丝毫懈怠和放松。要立足长远发展,持续深化脱贫攻坚,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狠抓扶贫产业培育夯实稳定增收基础,加快推进黄花滩移民区后续发展,坚决攻克最后贫困堡垒,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本报全媒体记者张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