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5-min.png)
走进村民黄贵荣的新家,客厅里摆放着三开门冰箱、大屏幕液晶电视,家里收拾得很是温馨。黄贵荣告诉记者,他原是黑松驿镇小坡村村民,那里山大沟深,交通十分不便,孩子上学要走五六里的山路,去村卫生所看个病也要走一个多小时。遇到雨雪天气只能困在山中。搬到阳光新村社区后,马路宽、路灯亮,自来水通到了家里,看病、上学只走几分钟的路,生活方便了、心里一下子敞亮了。 “这可多亏了‘下山入川’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生活。”说起如今的幸福生活,黄贵荣十分感慨。 一阵寒暄后,记者随黄贵荣来到他家的温室大棚里。一阵热气扑面而来,一株株茄子苗枝繁叶茂,淡紫色的茄子缀满枝间。“这个新品种叫‘茄王’,产量高,品质也好,马上就能采摘出售了。刚来时,我们没种过日光温室,移民工作站的干部看到我们移民都很怀疑日光温室种蔬菜,就带着我们参观示范棚,给我们详细讲解。去年我种了一个棚,技术人员每天都来棚里给我们指导,传授种植技术,一年种了两茬西红柿,一个棚就收入近2万元。”正在棚里给茄子打秧的黄贵荣的妻子宋桂香高兴地向记者说起自己种植蔬菜大棚的经历。 “我们现在是订单种植,不用愁销售和价格,市场价格高就按市场价格卖,低于市场价就按订单价格卖。日光温室是看得见的收入,今年我又建了一座棚,准备种西红柿,这样下来每年光日光温室这一块我就能收入三万多元。”黄贵荣一边干活一边给记者算起了账。 “原来在山里住,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居条件差,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出去打工也不方便,没有稳定的收入,更别说发展什么产业了。现在挣钱的路子多了,我有自己的蔬菜大棚和养殖暖棚,种菜、养羊都来钱,我还能在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打工,儿子在附近工程上开铲车,一年下来全家收入最少也有6万元。”黄贵荣越说越高兴。 黄贵荣还是阳光新村社区十六组组长,在他的带动下,许多无棚户也都报了名准备建棚,越来越多的移民群众都搞起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了自己的致富产业,日子也有了盼头。 “目前,在我们阳光新村,移民群众都看到了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实实在在的好处,群众的思想观念彻底发生了转变,发展致富产业的积极性高涨。致富门路多了,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党的政策这么好,只要自己勤劳肯干,积极发展生产,日子肯定一天比一天好。”黄贵荣对未来的生活信心满怀。 |